在清宫题材的电视剧,比如《戊戌风云》里,有个让人挺意外的称呼,光绪皇帝竟然管自己的姨妈慈禧太后叫“亲爸爸”。
这让人感到非常困惑:是清朝宫廷剧在胡编乱造,还是历史上真有其事呢?事实上,根据清朝历史记载,光绪皇帝确实一直称呼慈禧太后为“慈禧”。
慈禧作为高高在上的太后,本身是个女人,可为什么偏偏愿意让光绪皇帝叫她"亲爸爸"呢?
【一:“亲爸爸”称谓的由来】
慈禧和光绪在清朝历史上形成了一对独特的“母子”关系。
光绪皇帝是慈禧太后亲妹妹的孩子。
同治皇帝19岁就去世了,为了保住自己的权力,慈禧不顾众人反对,硬是把只有4岁的外甥载湉推上了皇位。
其次,光绪皇帝实际上只是慈禧太后操控的提线木偶。
慈禧把自己的侄子推上皇位,心思并不单纯,只是想借他来维持自己的权力掌控。
光绪皇帝从小就在慈禧太后的阴影下长大,从4岁开始就备受压迫。慈禧经常对他大发雷霆,这让光绪的身体和精神都受到了极大的摧残。
慈禧在场时,他紧张得手足无措,说话都结结巴巴的,完全乱了方寸。
最让他头疼的是,每次他向慈禧请安,说"皇太后吉祥"时,慈禧总是很不高兴,不仅用一声冷哼来打发他,还经常无缘无故地对他大发脾气。
这让光绪皇帝怎么也想不明白。
日子长了,慈禧太后身边的大太监李连英看光绪皇帝实在可怜,他向来善于察言观色,很快摸清了其中门道,便想着给年轻皇帝提个醒。
他提醒光绪:“陛下,您有没有注意到,太后听到您用‘皇太后'这个称呼时,总是面露不悦。您觉得是不是该换个更合适的叫法呢?”
光绪琢磨了半天,也想不出该怎么称呼慈禧才能让她高兴,于是转头问李连英有什么好主意。
李连英眼珠一转,故作神秘地对光绪说:“您呀,可以叫太后‘亲爸爸'。”
光绪一听,立刻呆住了。
不仅他感到惊讶,我们也觉得难以置信:叫一个女人亲爸爸,这实在太奇怪了,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啊。
李连英的表情很严肃,显然不是在说笑。光绪也明白,李连英没有理由害自己。况且,光绪清楚李连英一向善于揣测慈禧的想法,听他的建议应该不会有错。
次日,光绪帝前去向慈禧太后请安,心里虽有些忐忑,但最终还是鼓足勇气,恭敬地说道:“亲爸爸万福金安。”
没想到,慈禧听到后态度大变:她满脸笑容地看着光绪,亲切地拉着他的手,让他坐在身旁,关心地问这问那,比之前热情了不知多少倍。
光绪心里还是不明白慈禧为啥喜欢这种男人味十足的叫法,不过发现喊她“亲爸爸”特别管用,打那以后就总这么称呼慈禧了。
光绪帝那声"亲爸爸"的呼唤,既透露出他强烈的求生本能,也折射出宫廷生活中难以言说的苦楚与无奈,让人不禁感慨万千。
从同治二年慈禧被尊为"老佛爷"起,李连英就摸清了主子的心思。这次他察言观色,揣摩上意,琢磨出了"亲爸爸"这个称呼,真可谓慈禧肚子里的蛔虫,把主子的心思摸得透透的。
李连英能长期得到慈禧的信任和喜爱,他的秘诀就刻在墓碑上,总共十六个字:“对上级要恭敬,对上级要宽容,多年如此,从未放松。”
多年来,他一直对上级保持尊重,对下属也始终温和宽容,从未有过懈怠。同时,他还具备善解人意的品质和过人的智慧。
他非常关心光绪的安危。当慈禧带人西逃时,光绪遭到冷遇,连睡觉的铺盖都没有。李连英看到后,立刻跪在光绪面前,哭着说:"都是奴才的错!"随后,他毫不犹豫地把自己用的被褥给了光绪。
光绪皇帝回想起当年逃难的艰难时光,深有感触地说:"要不是有李谙达在,我这条命早就没了。"
显然,光绪皇帝能在慈禧太后手下过得相对安稳,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李连英的帮助。
【二:为何称慈禧“亲爸爸”?】
慈禧太后为啥特别乐意别人用男性称呼叫她,尤其是光绪皇帝喊她“亲爸爸”?
关于这个问题的解释,大家意见不一。有人认为“爸爸”这个词在满语中指的是“母亲”,但也有学者指出,满语中并没有这种表达。
根据《清宫二年记》的描述:"我们都用男性称谓来称呼他"。
德龄公主作为慈禧太后的贴身翻译,曾亲耳听到光绪皇帝向慈禧请安时称呼她为"亲爸爸"。这个称呼的由来,是因为慈禧希望光绪能像对待亲生父亲一样尊重和亲近自己。
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?这三点实在让人想不明白。
慈禧不愿意让人觉得自己只是个普通女人。
慈禧太后表面上只是个皇太后,实际上却大权在握,完全掌控着清朝的朝政大权。她的政治野心在这里暴露无遗,虽然她顶着太后的名号,但却是整个清廷真正说了算的人。
纵观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王朝,女性掌握大权的情况少之又少。除非是像武则天那样正式登基称帝,否则女性很难名正言顺地执掌朝政,也不会遭到天下人的非议。
慈禧太后是通过政变手段夺取了清朝的最高统治权,虽然她实际上已经掌握了皇帝的权力,但她依然渴望人们把她视为与清朝历代男性君主同等地位的统治者。
这件事就像秃子头上的虱子,明摆着的,简直是“不打自招”。慈禧太后这么做,反倒暴露了她心里有鬼,越是想遮掩,越是显得心虚。
换个角度看,这也说明在封建社会中,女性想要超越男性权威有多么困难,即使是慈禧太后,也不得不借助心理暗示的手段。
慈禧太后一心想要牢牢掌握朝廷大权,不愿放手。
慈禧牢牢掌握清朝大权将近半个世纪,她接连扶持年幼的皇帝作为傀儡,像同治、光绪都是她的棋子。直到临终前,她仍然紧抓权力不放,硬是把只有三岁的溥仪推上了皇位。
当她登上清朝权力巅峰的那一刻,内心异常清醒。她明白自己虽然掌握了朝廷大权,但这终究只是暂时的局面。
举个例子,如果光绪皇帝真的掌握实权,慈禧太后就得交出手中的权力,这是她绝对不想发生的事情。而光绪皇帝叫她“亲爸爸”,让她感觉自己像是皇帝的父亲,至少从名义上给了她一种男性的尊严和地位。
历史上不乏表面放权、实则掌控的例子。就拿乾隆来说,他当了60年皇帝,把皇位传给儿子嘉庆后,还继续把控朝政长达4年之久。
我和光绪皇帝关系亲密得就像父子一样,即使他已经正式掌权了,我依然可以像当年乾隆那样,继续掌握朝廷大权。
无论如何,慈禧对权力的渴望过于强烈,直到生命最后一刻都不肯放手,甚至连个名号都要牢牢攥在手里。
三是让光绪对自己产生更多亲近和信任。
光绪的母亲是慈禧的妹妹,而他的父亲则是咸丰皇帝的弟弟。这样一来,慈禧不仅是光绪的姨妈,还是他的姑姑,两人之间有着双重亲属关系。
咸丰皇帝子女稀少,只有两个儿子和一个女儿。后来二儿子不幸夭折,就只剩下慈禧太后所生的同治皇帝。然而同治在19岁时也早早去世,慈禧因此经历了年轻时失去丈夫,中年又失去儿子的双重打击,这对任何女性来说都是难以承受的悲剧。
没办法,只好从关系最近的兄弟姐妹里挑个小皇帝,最后选中了光绪。
慈禧既是光绪的姑姑,又是他的婶婶,拥有这样两层亲属关系。如果在"父亲"这个称谓前加上"亲"字,无疑会让两人的关系显得更加亲密无间。
有传闻说,慈禧曾经表示,光绪是她亲妹妹的孩子,在她心里就跟自己生的儿子没两样。正因如此,她特别喜欢听到别人用"亲爸爸"这个称呼来叫她,觉得特别顺耳。
关于光绪皇帝为什么管慈禧太后叫“亲爸爸”,到底是李莲英在背后出的主意,还是慈禧自己让光绪这么叫的,现在已经没人能说得清楚了。
说到底,慈禧非要光绪喊她"亲爸爸",这跟她一心想独揽大权、牢牢掌控皇位的野心是分不开的。
然而,用这种怪异又让人难以理解的称呼来填补性别差异和心理缺憾,最终只会沦为笑柄,成为众人茶余饭后的谈资。